怎样合理分配无尽的拉格朗日舰队
舰队分配的核心在于明确功能定位与战术需求。舰队通常分为探索、采集、攻击和防御四种类型,每种类型需根据舰船特性进行差异化配置。探索舰队应优先配置侦察型舰船,注重速度和隐蔽性,可搭配少量自卫舰船应对突发状况。采集舰队需以资源采集船为主力,同时配备护卫舰保护资源点安全。攻击舰队需根据敌方阵容动态调整,战列舰、巡洋舰等高火力舰船是主力选择。防御舰队则需侧重护甲和持久战能力,搭配反击型舰船形成攻防一体。
指挥值分配是舰队合理性的关键指标。单支舰队指挥值上限为300,升级后可提升至400,需根据舰船定位科学分配。前排优先部署装甲型舰船吸收伤害,中排配置均衡型舰船维持战线,后排安排输出型舰船保证火力。舰船位置由其蓝图中的定位决定,无法手动调整。战巡和航母等高价值单位建议通过增援方式加入战场,避免占用基础指挥值。编组时需注意舰队移动速度由最慢舰船决定,高速舰队更适合执行突袭和侦察任务。
武器系统克制关系直接影响战斗效率。能量武器如斗牛、刺水母能无视护甲造成真实伤害,对装甲型舰船有显著压制效果。防空型舰船需针对敌方舰载机进行针对性部署,区域防空与自体防空需根据战场环境选择。维修舰船在持久战中具有战略价值,但需注意其维修量可能跟不上高强度战斗损耗。离子武器穿透护甲但受护盾制约,需提前侦查敌方防御体系弱点。
舰队命名和战术欺骗具有一定实战价值。将主力舰队命名为迷惑性名称可干扰敌方判断,但需确保己方指挥系统清晰。PVP战斗中采用排队枪毙战术时,战线宽度比敌方宽5-10个身位即可形成包抄优势,过度延长战线会导致效率下降。封锁战术需评估城市等级和护卫队刷新机制,高级城市单方面封锁风险较高。采矿平台拆除需配置专用攻城舰队,中高级平台需满编驱逐舰协同作战。
金属和晶体是建造与升级的基础资源,重氢则主要用于技术研究。前哨站对接可自动采集偏远资源点,节省工程船调度成本。对接矿业采集站能提升10%采矿速度,工业加工站则可缩短小型战舰生产时间。科研基地应优先投入资源开发关键舰船蓝图,技能点分配需考虑子型号共用机制,50级后技能点仅能通过开箱获取。
攻击型舰船优先提升火力和暴击率,防御型舰船侧重护甲和生命值,速度型舰船需强化机动性与闪避。每艘舰船5-7个配件系统提供深度定制空间,改造时需平衡单发伤害与攻速关系。武器等级和熟练度共同决定实战效果,防具选择需针对主流攻击类型。技术储备通过活动和任务积累,高级技术可解锁特殊改装选项。舰队整体强度取决于最薄弱环节,需定期检修维护体系。